2009年7月20日17時3分,在上海大劇院8樓望星空廳,西班牙ADHK公司向上海振華重工采購22億美元海工裝備項目簽約儀式正式開始,來自上海市政府、國家開發銀行、外方使領館代表和雙方單位代表匯聚一堂,共同見證這筆創紀錄的海工裝備訂單。
簽大單
據了解,在今年6月青島中國船舶工業協會組織召開的行業會議中,參會各方對海工裝備將成為船舶工業振興支柱的觀點已經達成一致。可以預計,在經濟危機和船舶產能高度過剩的情況下,除兩大造船集團之外,還會有越來越多的新企業進入海工裝備制造領域。其中,振華重工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
振華重工已經成立了海工裝備研究院,定位是設計制造擁有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海工裝備,這在業內引起了不小的反響。這次出口西班牙的22億美元訂單就包括了10臺海上自升式鉆井平臺、7臺陸上鉆機和2艘浮吊。振華重工在海工裝備制造領域的進展已經超出了業界的預料。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筆訂單創造了業界的幾個第一:迄今為止國內裝備制造業最大的出口合同、填補上海沒生產過海上鉆井平臺的空白、一次十臺鉆井平臺的訂單紀錄。
在經濟危機的背景下,贏得這筆訂單,不僅意味著振華重工開拓海工裝備市場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也有助于緩解港口起重機械市場疲軟對其的影響。目前,振華重工已占據全球港口起重機75%以上的市場,而整個全球市場規模也不過60~70億美元,保守估計海工裝備的市場規模每年超過1000億美元。
在簽約儀式上,原國務院重大技術裝備領導小組副組長林宗棠在演講中表示,振華重工在海工裝備市場上的表現,值得國人自豪,是中國裝備制造業的驕傲。上海市副市長艾寶俊也贊揚了振華重工為上海市裝備制造業做出的貢獻。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振華重工負責該項目的技術人員表示,開采海上油氣田需各種平臺,如鉆井平臺、采油平臺、蓄油平臺等,本項目十臺平臺皆為不同水深的自升式鉆井平臺。未來幾年,振華重工將依靠上海市的高校、科研力量和本企業17年來在成長中形成的設計、制造實力,做好這個項目。
國內多個大型海工裝備制造企業都瞄準了出口市場,未來幾年大連、青島、上海、廣州等傳統船舶制造基地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與此同時,中國企業還必須面對來自韓國、新加坡和阿聯酋等海工裝備制造強國的競爭,以及核心技術、知識產權和專業人力資源匱乏的不利因素。
據記者了解,振華重工海工戰略的基本立足點之一就是擁有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設計制造能力,為了實現這一點,有關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開展。
地址:蒙陰南環路高速路口西800米 郵編: 276200
電話: 13355023990 E-Mail:wangzeng1968@163.com 魯ICP備15017678號-1 技術支持:蒙陰網